穆斯林从伊本·马苏德(愿主喜悦他)那里记载的一段传述如下:
“他们说:‘真主的使者啊,我们中有些人听到一些声音,宁愿被烧成灰烬,或者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愿说出这些话(指那些邪念)。(这些邪念会伤害我们吗?)’先知(愿主福安之)回答说:‘不,这(你们的恐惧)正是真信仰的体现。’”
– 圣门弟子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说出这些胡言乱语的吗?
尊敬的兄弟/姐妹,
艾布·胡莱勒(愿主喜悦之)传述: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弟子们问他:
“我们有些人脑子里会冒出一些胡思乱想,我们通常认为说出这些想法是有罪的。”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
“你真的有这种恐惧吗?”
问道。在场的人
“是的!..”
说:
“这(恐惧)源于信仰(疑虑无害)。”
他说。
[穆斯林圣训集,信仰篇 209 (132);艾布·达乌德圣训集,礼仪篇 118 (5110)]
另一种说法是:
感谢真主,他将(恶魔的)诡计变成了诱惑。
他说。
穆斯林在伊本·马斯乌德(愿主喜悦之)的传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他们说:”
“真主的使者啊,我们有些人听到一些声音,以至于……”
(故意地)
宁愿烧成煤灰,或者从天上掉到地上,也不愿说出来。
(这些疑虑会伤害我们吗?)
“.”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
“不,这(你的恐惧)是真正信仰的体现。”
回答道。
声明:
这段圣训中,圣门弟子询问的是那些并非出于自身意愿,而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内心疑虑。这段圣训中提到的疑虑,显然与信仰问题有关,一些传述中指出这些疑虑是关于真主的。由于这些疑虑通常是不可接受的、荒谬的,因此人们担心有意谈论这些疑虑会构成罪过。先知(愿主福安之)指出,这些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产生的疑虑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他以人们感受到的恐惧作为证据。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候听到这种发自内心的声音,这种声音是由好奇、恐惧等不受意志控制的情感驱使的。疑神疑鬼的人……
“我心里很难受”
即使感到绝望,也不要灰心。然而,先知(愿主福安之)将我们听到这些声音时产生的担忧视为最大的证据,意思是:“既然我们并非出于自愿参与这些声音,也并非出于理性认可,反而感到悲伤,那么这就是恶魔的诱惑,不要理会。”
“恐惧是真正信仰的体现。”
请。
关于此事,Bediüzzaman这样说:
“魔鬼最危险的阴谋是:”
有些人心地敏感纯洁,却将想象中的邪恶与实际的邪恶混淆(也就是说,将脑海中浮现的邪恶视为已经认可了邪恶)。他们将错误的想象表现为对错误的认可。他们脑海中浮现出关于神圣人物和圣洁事物的极其丑陋的画面。他们将内在的可能性表现为理性的可能性,从而使信仰中的确定性变得模糊不清。这时,那些可怜的敏感之人,会误以为自己陷入了邪恶和不信之中,认为自己的信仰确定性已经消失,从而陷入绝望,并成为魔鬼的玩物。魔鬼会利用他们的绝望、他们的弱点以及这种混淆,使他们要么发疯,要么说“随它去吧”,最终走向邪恶。我们将简要论述魔鬼这种阴谋的虚妄本质,正如我们在一些论著中所阐述的那样。正如镜子中蛇的影像不会咬人,火的影像不会燃烧,污秽的影像不会玷污一样,在想象或思想的镜子中,异端邪说和污秽的影像、邪恶的阴影以及丑陋和肮脏言语的想象,不会破坏信仰,不会改变信仰,不会亵渎神圣的礼仪。因为众所周知,想象中的亵渎并非亵渎,想象中的异端邪说并非异端邪说,想象中的邪恶也并非邪恶。至于信仰中的怀疑问题,源于本质可能性的可能性并不与确信相矛盾,也不会破坏确信。在伊斯兰教义学中,有一条确立的原则:“本质可能性并不与知识上的确信相矛盾。”
例如:
我们确信巴尔拉海(埃格里迪尔湖)的水依然存在。然而,实际上,它可能此刻已经干涸了。而干涸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内在的可能性,既然并非源于任何迹象,就不能成为一种主观的可能性,从而产生怀疑。因为,在伊斯兰教义学中,有一条确定的原则:“如果一种内在的可能性并非源于任何迹象,它就不能成为一种主观的可能性,从而产生怀疑并具有重要性。” 这个不幸的人,中了这种恶魔的诡计,他以为自己因为这些内在的可能性而失去了对信仰真理的确定性。例如,关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许多内在的可能性涌上心头,但这并不会损害信仰的坚定和确信。然而,他却以为这会造成损害,并因此陷入困境。“有时,魔鬼会在人心深处,对真主说一些恶言恶语。那人会以为:他的心坏了,所以才会这样说,才会颤抖。然而,他的颤抖、恐惧和不愿接受,证明了这些话并非出自他的内心,而是来自魔鬼的诱惑,或是魔鬼的暗示和幻想。”
“人心中还有一两种我无法辨识的微妙之处,它们不听从理智和意志,甚至可能不受责任约束。有时,这些微妙之处会占据主导地位,不顾正理,走向邪路。这时,魔鬼就会向那人灌输:‘你的天性与真理和信仰不相符,所以你才会不由自主地陷入这些虚妄之中。看来你的命运注定要你走向邪恶。’那可怜的人就会陷入绝望,走向毁灭。”
“抵御魔鬼最初的阴谋诡计,信士的避难所是:以清净的学者们的准则为界限,确立的信仰真理和《古兰经》的坚实教义。而抵御其最后的阴谋诡计,则是:通过祈求真主,不去重视它。因为:越重视它,就越会吸引注意力,使其膨胀壮大。信士这种精神创伤的良药和疗伤膏是:圣训。”
(参见《闪光集》第十三篇)
(伊布拉欣·卡南教授,六大圣训集)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