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摆脱“求赞求表扬”的心理?

答案

尊敬的兄弟/姐妹,


民意所向

沉溺于人们的爱戴、赞扬和欣赏,偏离了来到这个世界的初衷,这是愚蠢地向另一个像自己一样可怜的人寻求帮助。人们的赞许是虚伪的诱因,是通往满足之路的最大障碍。


Riya,

来自梦境:

想要别人看到自己所做的好事,炫耀,为了让别人喜欢而做一些虚假的举动。

让我们设想一下一个世纪后的人们。这些尚处于虚无黑暗之中、我们尚不知其身份的地球访客,当他们注定的时刻到来时,将作为一种神圣的恩典获得生命,踏上地球。他们旅程的第一站是在母亲的子宫里接受九个月的孕育,并被赋予他们所需的一切,以便他们能够以最佳方式享用宇宙中无限的恩典和馈赠。然后,他们将在母亲的怀抱中踏上地球,尽情吮吸那充满爱意的乳汁。

然后,他们会长大,会变年轻。他们会从事工作,融入社会生活。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沉溺于人群,忘记自我;甚至不会记得自己是仆人,是过客,是旅人。他们还会渴望赢得其他人的爱,那些在其他子宫里孕育,和他们一样无力,和他们一样脆弱的人的爱。他们会成为社会的囚徒,把社会的谴责看得比罪过更重要,把社会的赞赏看得比满足更重要。他们不会去思考旅程中坟墓之后的阶段。他们甚至不会记得,每个人都独自承受痛苦的坟墓世界,没有人能回头看别人的审判日,以及未经真主许可,无人能为他人求情的清算日……

面对这些迷失自我、仿佛正快步走向永恒地狱的人群,先知们、学者们、智者们挺身而出,向他们阐明他们走错了路,并试图引导他们走向正道。


掌握生之法则的是他,他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掌握死之法则的也是他,他将我们带到来世。

在这短暂的人生旅程中,与过客纠缠,博取他们的赞赏,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我们将依次离开这个世界,而我们身后的人很快就会忘记我们。如果我们能以这种眼光看待历史,我们会看到多少令人警醒的景象!一个世纪前的那些受人赞扬的人和赞扬他们的人在哪里?那些统治者和为他们写诗、歌功颂德的诗人又在哪里?那些巨富和仰仗他们生活的穷人又在哪里?

百年之后,我们也将成为过去,下一代人会向他们那个时代的人们提出同样的问题。总有一天,如同所有生命一样,世界也将迎来死亡。之后便是末日审判和清算。在那可怕的审判场上,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无法直视彼此,那时又能向谁寻求帮助呢?所以,今天就应该寻求他的庇护,努力赢得他的恩典。

然而,



“为了真主而爱”

例如,

“为了真主而被爱”

这是合法的,也是美好的。我们希望真主的信徒们爱戴我们,希望真主的忠实仆人成为我们的朋友。这种愿望与虚伪和讨好他人毫无关系。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

最新问题

今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