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兄弟/姐妹,
“Kevn”一词源于“masdar”的命令式,在伊斯兰教义学、苏菲主义和文学中被用来表达某种含义。
马图里迪学派的学者们从“kün”(存在)一词中创造了一个术语,并在他们的著作中以此为标题讨论了与神圣行为相关的问题。苏菲派人士则在关于神圣行为显现的文学作品中,用诸如“如同……”之类的表达方式来描述这些问题。
超越物质的真主,其在宇宙中的运作和作为是无为的,也就是说,无需接触、无需触摸即可完成。例如,工匠建造房屋是需要亲力亲为的;而指挥官一声令下就能调动军队,则无需亲力亲为。
伟大的经注学家法赫鲁丁·拉齐列举了关于此命令的不同解释,并将最强有力的解释记录如下:
贝迪乌扎曼说,万物在被创造之前,都存在于真主的知识领域中。真主意欲创造哪一样东西,就把它从知识领域转移到能力领域;也就是说,把它创造出来。
这指的是在意志领域中对事物的命令。也就是说,真主意欲创造它们,而它们也因此进入存在领域,这就像一道命令一样。
因此,命令是一种象征,它表达了某种含义。
关于命令的经文,举两个例子:
“在此”的命令,意味着权力立即生效。伊斯兰学者们就是这样解释这个命令的。正如他们将经文中的表达解释为权力一样,他们也将这个“在此”的命令解释为权力。他们说,这就是其含义。
另一节经文:
先创造了我们的祖先亚当,然后才下达了“存在”的命令,这象征着灵魂来自命令的领域,也表明不再需要像创造身体那样需要物质和时间。
我们讨论的这节经文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野。首先,真主从泥土中创造了阿丹,然后对他下达了“存在”的命令。通过这个命令,阿丹由泥土构成的躯体获得了灵魂和生命。对已经存在的事物再次下达“存在”的命令,意味着它将进入一个新的形态。事实上,这个命令被解释为“成形”。
因此,氢和氧在“有”的命令下变成了水。我们摄取的食物一段时间后会变成人体细胞,同样也是在“有”的命令下。
例子可以举出很多。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