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兄弟/姐妹,
《古兰经》多处提及犹太人的品性和特征,并因其恶行而受到威胁、斥责和羞辱。
例如,
经文中提到了他们忘恩负义,辜负了所受的恩惠;他们以物配主,犯下了以物配主的罪过;他们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优秀的种族;他们沉溺于贪婪和贪欲等卑劣的品性,最终陷入了屈辱的境地。
在《托拉》中,
以色列人一方面
“上帝的(特选)子民”、“神圣的民族”
他们一方面被赞扬,另一方面也因其恶行而受到谴责。因为他们背叛了摩西和亚伦,在耶和华眼中行恶,崇拜巴力神和摩洛神(被神化的统治者的偶像),以及金犊。他们违背了对上帝的承诺,背弃了盟约,犯下了不道德的行为和通奸罪,毁坏了圣殿,并试图杀害先知。
他们抛弃了真主的律法,转而采纳其他民族的法律。
犹太人的圣书;
以色列人因偏离正道、崇拜其他神明而受到先知谴责和面临惩罚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古兰经》中,
在列举了犹太人的固有特性之后,文章着重指出了他们的恶行导致了哪些灾难,实际上,这以普遍的原则揭示了整个人类屈服于私欲的后果。
顺从私欲而非顺从真主的全部具体后果
以色列人的遭遇,反映了人类在尘世所受考验的严峻程度。古兰经的警告和愤怒,突显了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和所犯罪行的巨大性。
在人类历史上,犹太人以对财富的渴望和为获取财富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野心而闻名。他们这种行为的最大原因是他们对世俗财富的过度依恋。
事实上,根据他们的信仰,唯一能进入天堂的民族就是他们自己。
因此,对于一个拥有这种来世观的社会来说,为了实现他们在尘世的愿望,所有手段都是正当的。
《古兰经》中提到,他们崇拜尘世,渴望长寿,为了获取财富不择手段,因此理应受到屈辱的惩罚。经文中还指出,由于犹太人在追求物质方面走得太远,原本允许他们做的事情后来被禁止了。(《古兰经》4:160-161)贝迪乌扎曼指出,犹太民族因过度追求生命和贪恋尘世而遭受了屈辱和贫困的打击。
《古兰经》中提到,犹太人有不守信用、违背盟约等恶习。
“他们每当缔结盟约,难道不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背弃盟约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本来就不信道。”
(古兰经,2:100)
经文中有所描述。古兰经中还提到,他们是一个不信教的群体,因为他们违抗真主的命令,敌视天使和先知,真主将对他们施以严厉的惩罚,他们的归宿是地狱之火。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期,犹太人也向他提问,并声称他们会信奉。但当他们得到与自己的理解和私欲相悖的答案时,他们便否认先知。
此外,他们还被描述为怀有强烈的敌意,心肠冷酷,因此劝诫和教训都无法触动他们。
《古兰经》中记载,以色列人(即摩西的族人)曾被赋予超越万民的地位,享有特权,获得前所未有的恩惠,并有先知和君王降临于他们之中。然而,《古兰经》也指出,这种优越性仅存在于他们顺服真主之时;当他们背弃真主,违抗真主的旨意时,真主便因他们的忘恩负义而诅咒他们,不再施以恩惠。因此,他们的优越性只与他们的虔诚程度有关。正如《古兰经》中的一条准则所说……
“唯有敬畏真主者为尊贵”
这表明不可能存在种族优越性。
犹太人的另一个特点是
他们用不恰当的属性来描述真主。
犹太人声称自己是真主的儿子,并以吝啬和贫穷等词语来形容真主。对此,《古兰经》指出,他们将遭受烈火的惩罚,这些说法只会加剧他们的不信,他们的这种多神论导致他们之间直到末日都充满仇恨和怨恨,他们将永远成为被诅咒的民族(《古兰经》5:18, 64)。
《古兰经》中提到的犹太人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是一个制造纷争和腐败的民族。(麦达章,5/64)他们腐败的根源在于他们对全人类的仇恨以及他们为自身利益而行动。他们首先在道德上败坏社会,挑拨离间,并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在这种情况下,经文指出,他们通过欺骗手段追求的目标,不会得到真主的任何胜利。
犹太人忘恩负义的一个例子是他们杀害了先知和他们社会中公正的人。
《古兰经》中提到,犹太人因其相互之间的仇恨和敌视行为,将遭受痛苦的惩罚。
《古兰经》虽然提到犹太人是受诅咒的民族,但也声明,如果他们相信真主和末日,并劝善戒恶,那么他们将得到好消息。《古兰经》中提到:
“无论他们(犹太人)身处何方,除非他们寻求真主的盟约和人们(信徒)的庇护,否则他们都将遭受屈辱(耻辱),遭受真主的愤怒,并被判处贫困。因为他们否认真主的启示,并无理地杀害先知。这是因为他们叛逆和越界。他们并非都是一样的;在有经书的人中,有一群正直的人,他们在夜间叩头,诵读真主的启示。”
(《古兰经》3:112-113)
经文表明,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那些受诅咒的人是因为他们不守诺言、犯下罪恶和恶行而受诅咒;而那些得到好消息的人则是因为他们不崇拜真主以外的神,而是作为真主的仆人,遵循正道而得到好消息。经文中提到,那些行善的圣经学者,即使你把大量的财产托付给他们,他们也会毫无损失地归还;他们为《古兰经》的降示而欣喜,并以完全的真诚顺服真主,信仰真主。
结论:
《古兰经》以以色列人的例子为出发点,列举了人类在世间生存目的相悖的行为,描绘了一幅导致一个群体被诅咒的邪恶和恶习的图景。它描述了一个群体在真主面前的地位以及等待他们的结果,这个群体生活在人类中间,其邪恶程度堪比人类的邪恶本性,从而揭示了人类在世间的考验是如何进行的。作为一种《古兰经》的方法,它将一个群体所经历的事情与普遍的原则联系起来;只有摆脱那些将人类引向诅咒、屈辱、贫困、惩罚和不幸的恶习,才能……
胡大
经文强调,只有顺服才能获得救赎。以色列人遭受的苦难、磨难和诅咒,并非因为他们的种族血统,而是因为他们的执念和恶习。
《古兰经》之所以对犹太民族如此严厉,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关于犹太民族性格和命运的训诫。(《语录》,第367页)因此,由于犹太民族中大多数人普遍存在这些特性,《古兰经》才诅咒他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被诅咒的不是犹太民族,而是他们大多数人所具有的恶劣品质。
如果其他人也做了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行为,他们也会被归入同一群体,并面临同样的后果。
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
以色列人蒙受了许多恩惠,例如:摩西带领他们摆脱法老的压迫和海难,在沙漠中得到食物和水,以及从岩石中取水解渴。然而,他们背弃了诺言,杀害了一些先知,忘记了真主,开始崇拜偶像,并在地上作恶。他们因忘恩负义、作恶、欺骗、腐败、阴谋诡计、骄傲、固执、偏执以及贪婪地崇拜财富和世俗而受到真主的诅咒。
然而,仅仅从种族角度看待这种诅咒是错误的。
因为他们当中确实也有承认真理、劝善戒恶的人。事实上,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代,犹太学者阿卜杜拉·本·萨拉姆曾在他的著作中读到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品格,并且一见到先知就……
“这百分之百是谎言。”
他一听就立刻相信了。
没有人会因为他的民族和种族而被判处不幸,也不会因此而获得幸福,只有虔诚才能带来优越性,无论谁做了哪怕是一点点善事或恶事,都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是绝对正义的要求。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