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心灵、理智、秘密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运用它们?

问题详情

– 贝迪乌扎曼说,应该压制私欲,让灵魂、心灵、理智、秘密都去追求高尚的事物,回归本源的故乡,永恒的居所,以及来世的挚友。

– 灵魂、心灵、理智和秘密是什么?它们之间有区别吗?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运用它们?

– 抵达故乡、回归故土、抵达永恒的居所、与来世的亲朋好友团聚,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答案

尊敬的兄弟/姐妹,

总而言之,这四个词语各自都有两种含义:


KALB:

这个词有两个意思:


1)

它是一个位于胸部左侧,呈锥形,具有特殊形状的肉质器官。这是一个医学领域的问题,与医生息息相关。


2) 心脏的第二层含义:

这是一种来自真主的灵性恩典。这种与肉体之心也有关联的灵性恩典,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真理。它也是人身上唯一能够理解、认知和明辨是非的机制。正是它,使人成为考验、惩罚、责备和义务的承受者和责任者。


灵魂:

灵魂也有两种含义:


1)

它是一种微妙的物质。它位于肉体的心脏之中,就像一盏灯的光照亮整个房子一样,这种微妙的物质通过神经系统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从身体的每一个微粒中流淌出来,并赋予它们生命、感觉、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光辉。


2)


灵魂的第二层含义:

人身上的学者,是通情达理的智者。

“你说:‘灵魂是我的主的命令。’”




(以色列,17/85)

经文中指出,灵魂是一个秘密。没有人能够揭示先知(愿主福安之)没有揭示的灵魂的这个秘密。

(加扎利,《伊赫亚》,3/3-4)


NEFIS

这个词语也有不同的含义。我们关注的是它的两种含义:


1)

一种解释是:人的本我(或自我)是一个包含情欲和愤怒等力量的机制。特别是苏菲主义者,他们认为本我是所有邪恶的根源,并相信必须与之斗争。

“你最大的敌人就是你两肋之间的私欲。”


(贝哈基, 祖赫德)

这段叙述中提到的圣训所指的私欲,属于第一种含义,

“原欲”

以…命名。


“我并不认为自己完美无缺,因为人的本性总是倾向于邪恶。”




(约瑟夫,12/53)

经文中提到了约瑟夫先知对自身欲望的认知。


2) 第二个含义: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妙语,它阐述了人的真理,表达了人的本质。

这种意义上的私欲也有几个层次:


a)


良心谴责:

这种境界的灵魂,能够看到主人的缺点,并责备/斥责/谴责他。

“我以责备自己的灵魂发誓。”


(《古兰经》75:2)

经文中提到了灵魂的这个境界。


b) 宁静的灵魂:

当一个人抵制不正当的欲望和需求,通过服从真主的命令而获得平静和满足时,他就能达到这个境界,并因此而得名。

“安宁的灵魂啊!你当喜悦地回到你的主那里,并蒙受他的喜悦!”


(黎明经, 89/28)

经文中提到了灵魂的这个境界。

总而言之:第一种意义上的“邪恶的自我”(Nefs-i Emmare)是被谴责的,而第二种意义上的“责备的自我”(Nefs-i Levvame)和“平静的自我”(Nefs-i Mutmainne)则是被赞扬的。

(伊赫亚, 3/4)


智慧:

这个词语有多种含义,其中与我们相关的有以下两种:


1)


第一层含义:

理性有时被绝对化地表达,并被用来指代认识事物真相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只是知识(即内心的知识)的一种属性。


2)


第二层含义:

它被认为是理解知识的机制。因此,它被理解为一颗来自真主的微妙恩典,即心灵本身。

(伊赫亚, 3/4)

贝迪乌扎曼关于此事的若干阐述:


“心之所向;”

sanevberî

(像松果一样)

它并非一块肉,而是一件来自真主的奇迹,它的感受器官是良心,它的思想反射器是大脑。因此,包含着这件真主奇迹的那块肉,被称为“心”,这其中蕴含着一种微妙的含义:这件真主奇迹对人的精神所起的作用,如同松果体对身体所起的作用一样。是的,正如松果体是生命机器,它将生命之水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物质生命依靠它的运作而存在,一旦它停止运作,身体也会随之衰亡。同样,这件真主的奇迹,以真正的生命之光照亮并赋予行为、状态和精神的整体以活力;一旦信仰之光熄灭,它的本质就如同一个毫无生气的雕像。

(参见《伊扎兹的暗示》,第77-78页)


至于“秘密”、“隐瞒”等概念:


“莱塔伊夫-伊阿舍雷;”

伊玛目·拉巴尼将心、灵、秘、隐、幽微等概念,以及人体中四元素中的每一个元素,都用“人性中的一种微妙之处”来表达,并在修行过程中简要地论述了每一阶段中这种微妙之处的进步和状态。

“依我看来,人的内在本质和生命潜能中蕴含着许多微妙之处。其中十种已经广为人知。甚至哲学家和显学学者也以五种外在感官和五种内在感官作为这十种微妙之处的窗口或例证,并以另一种方式将这十种微妙之处作为其智慧的根本。甚至在普通人和精英之间广为人知的十种微妙之处,也与修行者的十种微妙之处相关。例如,如果将良心、神经、感觉、理性、欲望、性欲、愤怒等微妙之处添加到心、灵和秘密中,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展现这十种微妙之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微妙之处,例如动机、愿望和预感……”

(参见《巴尔拉书简》,第347-348页)

《古兰经》中提到了这两个概念:

“如果你泄露了秘密,要知道,真主知道(不仅是泄露的秘密),还知道隐藏的秘密和隐情。”

(塔哈, 20/7)

拉齐在解释这节经文时,提出了以下观点:


物品通常分为三个部分:

公开的/明显的,秘密的/隐秘的,更隐秘的。

也有可能,人们公开的事情被称为言语,而他们保守的事情则被称为秘密和隐瞒。

拉齐在众多评论中还提供了以下信息:



秘密:

这是一个人在内心深处下定决心去做,并保守秘密的事情。


阿赫法

则是指:一个人心中所想,但尚未达到决意实施的程度。也有人持相反意见。根据这种说法,只要那件隐秘的事情没有进入个人的秘密范畴,它就比秘密更轻微。”(拉齐,相关章节的注释)


人的悲伤和快乐都有两种:


1. 乌尔维


2. 苏菲

例如,与爱人分别带来的悲伤是崇高的悲伤,而因缺乏友谊而产生的悲伤则是低俗的悲伤。

物质主义哲学中那些令人沮丧的问题所带来的悲伤,可以作为第二个例子。

另一方面,像酒桌这样的场合中,感官享乐带给人的快乐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是一种低俗的快乐。

心灵和灵魂,理智和秘密,它们原本的归宿是天堂,是真主的恩泽,而这带来的喜悦,是一种崇高的喜悦。


因此,古兰经旨在压制邪恶的欲望,

它以一种优雅、得体、纯真的方式,激励灵魂、心灵、思想和秘密去追求崇高的事物,去追寻它们的本源,去往永恒的国度,去与来世的朋友相聚。这种激励,正是《古兰经》——这本奇迹般的、雄辩的经典——所带来的喜悦,它引导并激励着人们走向天堂、永恒的幸福和真主的荣光。

因此,古兰经以温和而优雅的方式,鼓励人们压制私欲,提升灵魂、心灵、理智和秘密,追求崇高的事物,回归本源,抵达永恒的家园,与来世的挚友相聚。这种鼓励,正是奇迹般阐释的古兰经所带来的喜悦,它引导人们走向天堂,走向永恒的幸福,走向与真主的美好相遇。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

最新问题

今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