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兄弟/姐妹,
人有千千万万种情绪。如果这些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识别和引导,就会带来错误。
每个信徒都渴望对自己的主尽心尽力地侍奉。然而,尘世的考验以及自身欲望和撒旦的诱惑可能会阻碍这一愿望的实现。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应该好好审视自己。
真主创造人类时,赋予了他们犯错的本性。为了弥补这些错误,真主也开启了悔过之门。即使人犯错千次,这扇悔过之门也不会关闭。
礼拜时,重要的是遵行教令,而不是过分。尤其要努力履行法定的礼拜,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自愿的礼拜。
那些在善行和礼拜方面始终无法如愿以偿,无法履行职责的人,会害怕死后和地狱的惩罚,从而陷入绝望。许多人由于懒惰、环境的负面影响等诸多原因,屈服于自己的私欲,无法履行信仰的义务,在放纵的泥潭中挣扎,最终陷入绝望。这种绝望最终可能导致人走向不信和否认。
一个深陷绝望、难以自拔的人,很容易屈服于怀疑和妄念。这类人往往会抓住那些最微弱、最站不住脚的论点,仿佛它们是强大的证据,以此来反对宗教教义或否认信仰和信条。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他们就会“举起叛逆的旗帜”,脱离伊斯兰教的范畴,加入撒旦的阵营。例如,一个难以坚持礼拜的人,他的私欲会渴望礼拜不是强制性的。如果伪装成人的撒旦给他灌输礼拜并非强制性的妄念,他的私欲就会立刻抓住这个站不住脚的论点,如果他落入这个陷阱,就会失去信仰。这就是其可怕的后果。
这节经文是那些陷入绝望、无法在行动中取得成功的人的良药和光明:
(《古兰经》39:53)
心被称为“萨麦德之镜”,意指万物皆依赖于它,而它本身却无需任何东西,这就是真主……
而满足这颗心的唯一良方是:
“(R13/a’d, 28)”
这个软弱贫乏的人,需要食物来滋养胃,需要光线来滋养眼睛,需要意义来滋养心灵,简而言之,需要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滋养。而他那比海洋还要广阔的心灵,只有通过记念真主——也就是回忆真主、铭记真主——才能得到满足。真主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因此,人若记念真主以外的事物,便是记念受造物;人若爱真主以外的事物,便是爱短暂的事物。而这些事物在尊贵和价值上都远低于心灵。正是因为这高尚的心灵无法被这些低俗的事物所满足,所以它总是使迷失的人感到不安。所谓的烦闷、不安、抑郁、压力,都是这颗永不满足的心灵的饥饿呼喊,是死亡的哀鸣。
作为宇宙的果实和天堂的旅人,人类无法被这个尘世的琐事所满足。
来自努尔全集的崇高处方:
(话语)
所以,两世幸福的首要条件,也是一切精神疾病的最大良药:信仰之人,已意识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无人庇护。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拥有信仰的人,能够安心地将一切人、事、物都归于真主。
在母腹中,意识到自己托付于主的慈悲,这种意识会带来多么重要的结果。在这个尘世中,一个将灵魂“交付”于主的人,任何事件都无法伤害他,任何痛苦都无法折磨他,任何悲伤都无法使他黯然失色。
最终,领悟“托付”精神的人,会以真主的旨意和许可,运用真主赋予他的部分意志,将自己托付给真主,并欣然接受真主的任何安排。两世幸福,即今世和来世的幸福,都取决于这四个原则。
这就是那些在公寓之外寻求安宁和舒适的人所要承受的痛苦结局。
那些不遗余力地摧毁人性的信仰杀手、贞洁的敌人,简而言之,就是邪恶的势力……贩卖毒品的酒馆、肮脏的赌场、败坏道德的时尚中心、诱导年轻心灵走向堕落的小说和故事……以及从世界各地涌入屏幕,腐蚀灵魂的淫秽场景。令人绝望的悲惨新闻,摧毁着人们的心灵。永无止境的争斗。谋杀、交通事故……政治舞台上永不缺席的诽谤、抹黑、谎言和流言蜚语。
失去敬爱之情的破败家庭。因陋习而膨胀的开支数字。令人失眠的分期付款……
面对世界上如此之多的物质和精神困苦,而这些困苦往往是人为造成的,甚至可以说是人祸,渺小、贫穷、脆弱的人类该如何是好……
而疾病、衰老和死亡,则不断地诠释着圣训……
这幅画清晰地表明,人心无法被尘世所满足,它也预示着一种启迪,引导人们将目光转向另一个世界。
世间确实没有安逸。因为这个考验世界的本质就不允许安逸存在。考验中不会有安逸。人是宇宙的果实,所以元素在人体中,事件在人的精神世界中都有其对应、痕迹和影子。
如果我们能将这一点深深地铭记于心,我们的视角就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很大程度上摆脱不必要的悲伤、焦虑和悲观情绪。
而这一切都证明了世间并非安逸之地。然而,我们不应将安逸与幸福混为一谈。这些概念并非指身体上的舒适,而是指心灵的平静。而心灵的平静与幸福,则源于信仰、善行、虔诚和高尚的品德。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