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理解那些不悔改之人的残忍?

问题详情


“信士们啊!你们中的一部分人不要嘲笑另一部分人,也许被嘲笑的人比他们更好;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互相起恶名。信道之后,再作恶事,这是多么恶劣!凡不悔改的人,都是不义的。”



–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节经文中“不悔改者是邪恶的”这句话?

– 因为害怕忏悔后再次犯错而不敢忏悔,这算是一种罪过吗?

答案

尊敬的兄弟/姐妹,


答案 1:

相关经文的译文如下:



“信士们啊!你们中任何一伙人都不应嘲笑另一伙人,也许被嘲笑的人比嘲笑的人更好;妇女们也不应嘲笑另一伙妇女,也许被嘲笑的人比嘲笑的人更好。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互相取绰号。信道之后,再以恶名相称,这是多么恶劣的事!谁不悔过,谁就是不义的人。”



(古兰经,49:11)

此句经文中的


“不悔改者,正是暴虐者。”


这句话有几种不同的理解方式:


a)

经文中提到的恶行属于小罪。犯一次小罪的人不能被称为暴徒或恶棍。如果他坚持犯这些小罪,那么他就会成为暴徒。

因此,这节经文的这一说法是对那些轻视这些过错并继续犯错的人的警告。因为,执着于小罪会导致他们犯下大罪。而犯下大罪的人正是那些暴虐之人。


b)

经文中禁止的所有缺陷,

“不要这样做”

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说法。然而,在此之前也有人犯过同样的错误。就是这样。


“凡不悔改的”


这句话表明,有必要为之前犯下的罪行感到后悔并忏悔,而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人则会……

-因其之前的罪行-

有人指出他们会很残忍。

(参见拉齐对相关经文的解释)


c)

根据另一种说法,这里的

“残酷的”

这个概念,特别是指违背真主自然规律的行为。也就是说,犯下真主所禁止的这些罪行的人,如果继续不恰当地使用这些称号和绰号,并且不放弃,那么……

因其滥用职权和不当行为而获得“暴君”的称号

他们应得的。

参见《比卡伊》(相关章节)


d)

特别是经文中提到的


“不要互相辱骂。”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

-即使他们已经忏悔并放弃-

以提醒他们过去的不堪经历;例如,现在要提醒一位虔诚的信徒或宗教人士他们过去的罪过或宗教背景。

“小偷、通奸者、恶棍、赌徒、犹太人、拜火教徒”

是为了避免使用诸如……之类的绰号。

(参见苏尤蒂,《散珠集》,相关章节)

根据这个,

将人们已经悔过并放弃的旧恶行,在他们如今的善行中也表现出来,是一种暴行。那些不放弃这种做法的人也是暴徒。


答案 2:

是的,这是罪过。因为罪恶……

忏悔是必须的。

如果不这样做,他就等于放弃了义务。


“违背誓言”

担忧是私欲和魔鬼的陷阱。真诚悔过之后,即使日后再次犯下同样的罪过,之前的悔过也不会失效。

如果进行了符合条件的忏悔,那么它就成为了那些罪过得到宽恕的一个契机。

第二次犯罪不会重新提起过去的罪行。

然而,

“我以后可能会再次违背我的誓言”

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他当时的忏悔也不是真诚的。因为

真诚的“纳苏赫悔过”

意思是

对所做的事情感到非常后悔、难过,并下定决心不再重蹈覆辙。

意思是。

真心悔过的人,绝不会,也不应该再有重蹈覆辙的念头。因为……

“吃过亏的人,连喝凉水都怕烫嘴”

这是理所当然的。即便如此,将来犯错时,他还是会吃亏。但这种吃亏,不会让旧伤复发……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

最新问题

今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