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之前,一神论信仰是如何称呼的?也就是说,今天的一神论信仰被称为伊斯兰教、穆斯林和信徒。耶稣(愿主福安之)的一神论信仰被称为基督教吗?或者摩西(愿主福安之)的信徒被称为犹太人吗?根据一神论信仰,耶稣和摩西(愿主福安之)的信徒今天被称为基督教徒而不是穆斯林吗?
尊敬的兄弟/姐妹,
犹太人:
阿拉伯语中,“犹太”(hâde-yahûdü-hevden)一词既有悔过之意,也有犹太人之意。据说,阿拉伯人称他们为犹太人,要么是因为他们像之前所说的那样放弃了对金犊的崇拜而悔过,要么是因为……
“犹大”
这是因为它的阿拉伯语发音。犹大是雅各的十二个儿子中最大的一个的名字。因此,犹太人本来应该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第一个支派的名字,但由于其重要性,后来逐渐成为所有支派的统称。这意味着,
“犹太人”
作为名词,它是部落或氏族的名字。当以单数形式使用时,
“犹太人”
据说,这意味着属于那个部落的人。
纳萨拉:
“纳斯兰尼”
词的复数形式。根据凯沙夫的说法,它的单数形式是……
“纳斯兰”
“dır”是后缀,当加上表示归属的“ya”时,例如“Ahmedî”,就带有夸张的含义。基督徒给自己取了这个名字,这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原因来解释:
1.
耶稣(愿主福安之)降世的地方,
“纳西拉”
这与他的村庄有关。伊本·阿巴斯、卡塔德、伊本·朱赖吉都持有这种观点。
2.
他们之所以得名于此,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互助关系,也就是说他们互相帮助。
3.
耶稣(愿主福安之)对他的门徒说:
“谁能帮助我走上通往真主的道路?”
( آل عمران,3/52)
吩咐道,他们也
“我们是真主的助手。”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回答说:“( آل عمران,3/52)”。
“纳斯兰尼”
在希腊语中,它被翻译成“基督徒”,
“基督”
a 是一个比喻。法兰克人称之为“克里斯”。根据解释,“基督”是救世主,是“救赎者”,通过支付赎金来拯救生命。
纳斯兰尼
这是阿拉伯语。因此,“Nasranî”指的是基督教徒,“Nasârâ”指的是基督教徒们。
基督教徒
“基督徒”一词源于希腊语“Christos”,希伯来语为“Mashiach”,意为“受膏者”。福音书中并没有“基督徒”、“基督教”等词语。这些词语最早是在耶稣(愿主福安之)去世二十到三十年后,在安提阿出现的(使徒行传,十一/26)。福音书更侧重于耶稣(愿主福安之)本人,更像是他生平事迹的记载。
* * *
“真主所喜悦的宗教是伊斯兰教。那些信奉天经的人,在真理降示给他们之后,之所以发生分歧,只是因为他们彼此嫉妒和贪婪。凡是否认真主启示的人,须知真主将迅速清算他们的罪行。”
( آل عمران,3/19)
词典中,“宗教”一词意为“赏罚”,指从属者(服从者)与拥有权力、被服从者之间的关系。作为术语,“宗教”有多种定义。西方学者和穆斯林学者对宗教的定义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差异。同样,在这两个群体中,关于宗教的起源和最初出现形式也存在着重要的分歧。
根据伊斯兰教义,宗教简而言之是指一套指导人们过上符合其创造目的的生活,并在特定纪律下实现这一目的的规则体系。宗教是一个规范一方神圣命令和主权与另一方服从和忠诚之间关系的制度,但从这节经文中可以看出,根据《古兰经》,宗教和虔诚在真主面前具有价值,其前提是建立在自愿的顺服之上。换句话说,根据伊斯兰教义,宗教是一个引导理性的人们凭借自己的意愿走向善和幸福的制度,是规范人类基于自身选择的行为的神圣法律。
《古兰经》中第一次出现“伊斯兰”一词的地方就是这节经文。
伊斯兰教
词典释义
“连接、服从、顺从、安宁与和平”
卡车。
伊斯兰教 (Yīsīlánjiào)
“全心全意地接受先知穆罕默德以宗教名义所宣示的一切,并以一种体现这种接受的顺服态度来生活。”
意思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带来的真教也叫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阿拉伯语中也是一个动词,表示皈依此教。伊斯兰教的信徒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穆斯林,在波斯语中被称为穆塞勒曼。在土耳其语中,这个宗教被称为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教,这个宗教的信徒被称为穆斯林。
“伊斯兰”一词的词义和术语含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伊斯兰教义,宗教是一部法律,它能够防止有意志和理性存在者之间的冲突和争端,并促成和解。宗教不仅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表达了人与真主之间的和谐。这样,创造者的意志和被创造者的意志之间就实现了统一。
所有神圣宗教都基于真主独一的原则,因此,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所传达的伊斯兰教与其它先知所传达的宗教在根本上是统一的。然而,一些穆斯林学者认为,“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徒”这两个词只能用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所传达的宗教及其信徒。即使伊斯兰教与之前的正教在根本上一致,但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属于其信徒的独特规定。另一部分穆斯林学者则认为,之前的神圣宗教也可以被称为伊斯兰教。他们认为,《古兰经》中有很多经文支持这种观点:例如,耶稣(愿主福安之)门徒的回答……
“作证吧,我们是穆斯林。”
这样表达,关于先知易卜拉欣(愿主福安之)
“他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
奉旨,又
“他之前也这么叫你们,这次也叫你们‘穆斯林’。”
例如,使用“普遍特征”这样的概括性描述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反对者认为,这种描述与先知有关。
鉴于我们认为,除《古兰经》以外的其它天经中,并未为信奉该经的人们设定一个宗教名称,而犹太教和基督教等名称是后来才出现的,并且这些名称是后来赋予那些先知信徒的,因此……
“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
这段话的含义更容易理解。虽然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所传达的宗教有其独特的教义,但《古兰经》反复强调这部经书是对先前先知所传达内容的认可,这表明他们的教义从根本上来说也属于伊斯兰教的范畴,只是由于真主的智慧,这些教义最终通过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传达而达到了最完美的形式。
因此,获得真主喜悦的唯一途径就是完全相信他所启示的一切。
根据这一事实,虽然为了表达某些群体,可以提及其他宗教名称,但最终目标是寻求真理的人们在真主喜悦的框架内相遇,而这一适用于神圣启示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在人类的理性和良知中。伊斯兰学者们理解了这一点……
“应答的民族”
和
“邀请的群体”
他们将此概念化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指那些实际且明确地表达了服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教导意愿的人,第二种是指那些尚未达到这一水平,但正处于所指出的反思过程中的潜在群体。因此,
“犹太教”
和
“基督教”
与诸如“伊斯兰教”之类的名称相比,一些西方作家用“穆罕默德教”这种具有局限性的名称来称呼伊斯兰教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既不能反映事实,也具有阻碍交流和融合的性质。
从最终目标来看,这样理解经文,并不与以下论点相冲突:根据《古兰经》的理解,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够远离对真主的崇拜,并以符合这一信仰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个人就应该被视为“穆斯林”。事实上,许多经文中都体现了这一标准,以此衡量人们在来世的救赎。
广义上的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是指身心言行上的顺服。其中,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顺服是发自内心的顺服。在《古兰经》中,也可以看到“伊斯兰”一词被用来指代尚未达到信仰水平的顺服。
“曾受天经启示的人们”
该表达通常根据“有经人”一词的含义来理解。
伊利姆
这个词是
“启示和确凿证据”
经文解释说,经文中提到“有经者唯在知识降临之后才发生分歧”,是为了说明,他们已经得到了足够清晰的真主启示,没有任何借口,但却因为自身的过错,为了私利和世俗欲望而分裂和冲突。
因为他们之间互不承认对方的权利。
基于上述理由,有人解释说,这里指的是犹太人或基督徒,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根据历史信息,这里批评的是,那些接受神圣启示的群体,没有利用启示带来的光明,在和平与文明的道路上前进,而是被个人欲望蒙蔽了理智,特别是基于利益冲突而分裂成不同的宗教派别。尽管有这样的警告,但信奉《古兰经》的人们重蹈覆辙,这严重阻碍了他们以最佳方式向人类传达神圣信息,并在文明竞争中占据应有的地位。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