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这件事,有什么争议点吗?
– 先知是否说过这个故事直到末日都不会被理解?
尊敬的兄弟/姐妹,
答案 1:
– 我们没有找到关于祖尔卡尔奈因故事的可靠圣训来源。
很有可能,由于这个故事本身就包含在《古兰经》中,因此就不需要再在圣训中提及它了。
《古兰经》中对此有所提及,虽然比较笼统,但也比较详细。
对此,过多的解释不被认为是符合神圣智慧的,因此,既没有提供揭示其隐秘含义的表达,也没有允许通过圣训来解释它。
伊斯兰教义中记载的,其中很大一部分
它基于以色列传说类型的叙述。
根据不同的解释,古兰经第18章(洞穴章)第83-98节所描述的人物是:
– 他是一位征服者,曾向东和向西远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 因为他号召人们信仰真主,所以被不信教的人击打头部两侧而死。
– 头顶有两个类似角状的突起,
– 它的王冠上有两个铜角,
– 她的头发编成了两条辫子,
– 光明与黑暗都听从他的命令,
– 他梦见自己攀登到天空,抓住太阳的两边。
– 拥有来自父母双方的贵族血统,
– 拥有伊朗和希腊双重血统,
– 一生中经历了整整两代人,
– 据说,他被称为“双角者”(Zülkarneyn),是因为他英勇无畏,在战场上像公羊一样击倒敌人,或者因为他拥有显性和隐性知识。(萨莱比,《揭示》;法赫尔丁·拉齐,相关经文的注释)
《古兰经》中关于祖尔卡尔奈因的故事描述非常简略且含糊不清,这使得确定故事的历史背景变得困难。
根据相关经文中的说法,祖尔卡尔奈因,
凭借真主赋予他的强大力量和广阔的资源,他曾两次远征世界的东方和西方。
在他第一次向西的旅程中,他向人们传达了一种宗教和道德教义,其中包含避免压迫/邪恶、信仰真主、行善和获得美好回报等概念。
随后,他们向东进行了第二次探险,这次他们遇到另一个部落,这个部落的人没有遮阳篷来保护自己免受阳光照射。
后来,他可能又向北部山区进行了一次远征,这次远征中,他遇到了一群被称为“耶朱格和麦朱格”的邪恶和好战的部落或民族,他们向他抱怨,于是他应他们的要求,在该地区的一个山口处,用铁块和熔化的铜建造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为了建造这座堤坝,民众提出向他支付报酬。
“与我主赐予我的丰厚恩典相比,你们给我的报酬微不足道。”
他拒绝了他们的提议,但要求他们提供体力上的帮助。
工程完工后,耶古格和麦古格无法逾越这道坚固的屏障,甚至连一道裂缝都无法凿开。祖尔卡尔奈因告诉他们,他的成功是由于真主的恩典,并说这道屏障只有在真主规定的时间到来时才会倒塌。
故事中,祖尔卡尔奈因被赋予了巨大的权力和能力。
“原因”
用这个词来表达。
(山洞,18/84)
解经家通常将这个词解释为
“实现目标和愿望的知识”
他解释说。然而,一些注释指出,原因被用作一种隐喻,指代获得某物所需要的一切手段(法赫尔丁·拉齐、库尔图比,相关经文的注释)。
根据这个
祖尔卡尔奈因
给予’e’的理由,从广义上讲是
它涵盖了所有能够实现目标的事物,例如智慧、知识、意志、力量、能力和可能性。
可以说。
(希拉兹,《谚语集》,贝鲁特2007年版,第七卷,第588页;更多信息请参阅土耳其宗教事务基金会伊斯兰百科全书,祖尔卡尔奈因条目。)
答案 2:
我们可以引用先知(愿主福安之)关于《洞穴章》功德的圣训:
“凡是背诵《古兰经》第18章《洞穴章》前十节经文的人,都能免受假先知(达贾尔)的迷惑。”
(穆斯林圣训集,旅客篇,257;艾布·达乌德圣训集,战争篇,14)
另一种说法是
“诵读《古兰经》第18章(凯夫章)最后十节经文的人,可以免受达贾尔(反基督)的迷惑。”
其中写道:
(伊本·罕百勒,《穆斯奈德》,2/446)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