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能否用手纠正不戴头巾、不祈祷的妻子,就像圣训中提到的那样?

答案

尊敬的兄弟/姐妹,

关于这件事,有这样一个说法:


“看到丑恶之事,如果力所能及,就用手去纠正;如果力所不及,就用言语去纠正;如果连言语也无法纠正,那就从内心深处憎恶它。憎恶是信仰中最弱的层次。”


(穆斯林圣训集,信仰篇 78;艾布·达乌德圣训集,礼拜篇 232)

我们将尝试用以下几点来解释这个问题:

– 根据我们的学者,圣训中提到的

“以武力干预丑恶现象”

这不是个人的事,而是掌握绝对权力的国家的事。因为,如果个人自行干预此类事件,就会造成社会混乱。人们可以容忍国家的行为,但不能容忍个人的行为。

– 必须根据每段圣训的语境来解读。该圣训中表达的规定,受到其他经文和圣训中规定的限制。例如,

“不要对父母说‘不’。”

经文将父母排除在这个规定之外。子女在劝善惩恶的范围内,可以对其他人说狠话,但不能对父母说。妻子不能对丈夫,学生不能对老师采取同样的态度。所以,例外情况是存在的。

(加扎利,《伊赫亚》,2/314)


如果劝诫无益,反而会产生负面结果,那么劝善惩恶的必要性就消失了。

– 关键在于对违抗真主旨意的人产生持久的影响。众所周知,持久的影响并非通过强迫,而是通过劝说实现的。当然,国家也可以通过武力来执行其职责。

但对于个人而言,重要的是赢得人心。

这需要通过知识、智慧、温和的言语、真诚的同情心以及远离私欲和傲慢的态度来实现。

“要使人容易接受,不要使人感到困难;要给人带来好消息,不要使人感到厌恶。”

从这则圣训中,我们可以汲取一些重要的教训。

– 强迫不履行家庭宗教义务的配偶履行义务

-我们认为-

不会带来积极的结果。祈祷比戴头巾更重要。古兰经要求先知(愿主福安之)劝导他的家人祈祷,但并没有建议他使用武力。相关经文的含义如下:


“我的使者啊!你应当命令你的家人礼拜,你自己也应当坚持礼拜。”


(塔哈章, 20:132).

在这节经文降示之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曾多次前往阿里和法蒂玛(愿主喜悦他们)的家中,邀请他们礼拜/坚持礼拜。

(拉齐对相关经文的解释)。


– 结论是,

我们可以说,必须非常了解这个时代人们的处境。如今的人们,就像麦加时期一样,迫切需要伊斯兰知识来巩固信仰,因此,需要以极大的智慧,以宽容的态度,耐心地提醒他们真相——而不是让他们反感。正如阿里(愿主喜悦他)所说……

“要以不违背真主和先知教义的方式来阐述伊斯兰教。”

应该把黄金建议作为指导。这意味着:


“你说的每句话都应该属实,但你并非有权在任何地方都说出所有真相。”


“征服文明人,不是像对待不讲理的野蛮人/游牧民族那样靠强迫,而是靠说服。”

因为重要的是吃葡萄,而不是打葡萄园主。


穆斯林的职责之一是传教。

每个穆斯林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去宣扬伊斯兰教,这是真理的宗教。宣扬的对象可以是他的妻子、孩子或其他人,在这方面没有限制。

我们也要记住,我们的职责仅仅是传达信息,是用我们的行为和言语去阐述,而最终的结果则由真主决定。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信息:



如果我们看到错误而不纠正,我们会犯错吗?


– 请问您能介绍一下传教以及先知穆罕默德的传教方法吗?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

最新问题

今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