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一节经文中同时出现“他”和“我们”这两个词语,其用意何在?如果您能用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一下,我将不胜感激。
– 此外,有人说经文中“我们”一词是因为天使加百列的称呼而使用的。这是正确的吗?
– 我问的不是“为什么经文中用的是‘我们’”,我不是问这个……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同一节经文中,真主先用“他”指代自己,然后在经文结束前又用“我们”继续叙述?
– 另外,为什么他提到“他”的时候,不用“我”,而是用“我们”这个词语继续说下去?
尊敬的兄弟/姐妹,
《古兰经》第43章(祖赫鲁夫章)第11节的译文:
“他从天上降下雨水,按一定的分量,我们借此使死地复苏。你们也将这样从坟墓中被复活。”
– 这节经文的第一句是
“他从天上降下雨水,是有定量的。”
这句话指的是前面第9-10节经文。这两节经文的含义如下:
“对他们说:
“谁创造了天地?”
如果你问我,我一定会说:
“他们是那尊贵而睿智的……”
(他是全能的胜利者,拥有完全的统治权和智慧的真主)
创造了。
他们说。是祂为你们创造了大地,如同摇篮一般,并在大地上开辟了道路和通道,以便你们找到方向。
是他。
(《古兰经》43:9-10)
此处为第三方使用。
“关系代词”
的
“ellezi”
把介词放在句首
“他/她/它……”
也可以翻译成这样。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翻译方式,都必须注意:第11节的第一句是对第10节的引用。那里是第三人称……
“……是他”
因为这里用到了
-通过引用
– 使用了相同的风格。这也是阿拉伯语的特点。如果两句话并列,就会是这样:
“他为你们把大地铺成摇篮,又为你们在大地上开辟道路和通道,以便你们可以找到方向。”
是他。
”
(10)
从天上降下雨水,是按照一定的尺度。
是他。
(11). (第12节经文也采用了同样的风格,紧随其后:)
“创造万物,为你们创造船只和牲畜,供你们骑乘的,也是他。”
是他。
“
– 关于我们(BİZ)的问题:
经文第11节第二句的译文如下:
“我们将赋予它生命,如同赋予死去的土地生命一样。你们也将从坟墓中复活。”
正如所见,前一句也是
“ellezi / O”
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了第三人称单数代词,而在第二句话中
“我们……赋予生命”
包含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的
“恩施纳”
使用了“fiil”这个词。
– 此处,通过将表达方式从第三人称单数过渡到第一人称复数,实现了一种
“tefennün”
已完成。也就是说,表达方式已更改。在修辞学中,这被称为……
“奉承的艺术”
被称为。
这种艺术形式在阿拉伯语中非常普遍,并且在《古兰经》中也经常被用作一种文学技巧。
例如,在《古兰经》的开端章的前四节经文中,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述风格: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他是众世界的养主,至仁至慈的主,报应日的主宰。”
接下来,在第5节中,文风发生了变化,转为第二人称单数:
“我们只崇拜你,只向你求助!”
这种修辞手法旨在赋予表达新的活力,赋予意义新的层面。经文中也遵循了同样的意图。
如下:
从第9节开始
-作为对一个问题的回答-
提到了真主的创造力。接下来的第10和11节经文也详细阐述了这一点,并强调了创造的主题。然而,在第11节经文中……
“天降之水,使枯竭的大地复苏”
为了将真主的大能、知识和智慧生动地铭刻在人们的心灵和思想中,真主亲自直接介入了此事。
“我们……”
他说。
– 经文中
“恩舍尔图”
(我…赋予生命)
代替
“恩施纳”
(我们赋予生命)
“真主”一词的奥妙在于,它表达了真主的伟大、崇高和无限的权力。在《古兰经》中,真主被称为……
“我们”
代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
总的来说,在《古兰经》中,真主(安拉)是……
“我”
代替
“我们”
其使用的道理可以解释如下:
a)
通过此举,真主表达了自己的伟大和崇高。
b)
真主
“我们”
这意味着他也在指涉自己的名字和属性。例如,在我们讨论的经文中,
“我们是拥有无限力量、知识、智慧和慈悲的主宰,我们用雨水使枯死的土地复苏。”
通过这种说法,暗示了雨水是真主的恩典的体现,并暗示了复活人类也是真主这些名称和属性的必然结果。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信息:
– 如果《古兰经》第17章第1节经文用“他的经文”而不是“我们的经文”,是不是更好?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