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古兰经》第二章第六节只适用于少数几个已知会以不信者身份死去的人。难道这节经文的效力不是直到来世吗?
– 那么,这是否表明我们时代的一些否认者不会被引导走向正道呢?
尊敬的兄弟/姐妹,
经文的含义如下:
“无疑,那些执迷不悟的人,无论你警告他们还是不警告他们,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他们不会相信。”
(古兰经,2:6)
并非我们说这节经文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异教徒而降示的,而是经注家们这样说的。
(参见塔巴里、萨马尔罕迪、扎马赫沙里、拉齐、拜达维、库尔图比、伊本·阿舒尔对相关经文的注释)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这个问题:
a)
如果这节经文的含义并非仅限于某些已知的异教徒,那么,此后就应该没有任何异教徒会信教。但这与众所周知的事实相矛盾,即在幸福时代,成千上万的异教徒皈依了伊斯兰教。
b)
位于经文开头
“艾勒兹内”
位于关系代词开头的
“elif-lam”
介词“ya”可以表示泛指/类指/总称,也可以表示特指/限定/描述。基于上述理由,此处认为该介词用于指代某些特定的异教徒。
也有学者认为,这句经文可能适用于所有异教徒,但并非指所有异教徒,而是指那些真主知道不会信教的人。
c)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一方面,意义是……
“所有异教徒”
在完成装载后,将其中一些排除在外是不合理的。
d)
这节经文直接对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说,这些异教徒不会皈依伊斯兰教。因此,这些异教徒必须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在世时存在的人。
此外,这节经文也表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对不信者非常敏感,并为此感到悲伤,因此真主为了安慰他而说……
“那些人不会相信”
已报告。
e)
无论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时代,还是直到世界末日。
“没有一个异教徒会皈依信仰”
做出这样的判决是不正确的,因为现实情况不允许这样做……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