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第三章( آل عمران)第十四节,为什么不说是“男女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只说“妇女”?其中的智慧是什么?

答案

尊敬的兄弟/姐妹,

– 这节经文中所提到的内容,是尘世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那些舍弃宗教而追求尘世的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经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旨在斥责那些因贪恋尘世而舍弃宗教和对先知穆罕默德的信仰的犹太人。

(塔巴里对相关经文的解释)

– 这节经文的表达,也可以理解为概括了所有人的天性、本性的一条原则。经文中提到的要素,确实是自亚当以来所有人的共同情感领域。经文开头提到的……

“EN-NAS = 人们”

这个词语指出了这个事实。


“妇女”

外部因素对男性和女性都适用。

这其中也暗示了女性所认为的性爱之美。因为……

“nâs – 人们”

“人”这个词是一个普遍意义的词,适用于所有人,包括男人和女人。但是,谴责显然是针对男性的,女性被描绘成被爱而不是去爱的角色。

然而,这节经文表达的并非真主眼中的绝对真理,而是一种视角、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想说的是,经文中提到的所有特征对男性和女性都是共通的。只有女性的部分是单独的。

虽然经文中使用了“异性”一词来表达对异性的兴趣,

“女性”

为了表达延续血脉的愿望

“儿子们”

虽然提到了这些,但由于人类历史上已知的观念,以及自然原因,它们在同类中脱颖而出,并且最能代表其群体,从而强调了激情这一含义。

有例子表明

可以说。

事实上,在其他群体中,也提到了大量的金银,象征着拥有各种财产的可能性;还有专门培育的良种马,用于炫耀财富、赢得他人赞赏、获得地位和名声、以及追求速度和娱乐;还有产奶的牲畜,象征着从动物身上获得的必需品;以及庄稼,象征着植物性必需品。

经文中

“专为男性设计”

不是

“为人们所美化”(“zuuyine li’n-naas”)

据说也证实了这一点。

况且

“儿子们”

意味着

“贝努恩”

“子嗣”一词在《古兰经》中既有男性后代和子孙的含义,也有包含男女在内的子女的含义。

(例如,参见《阿巴萨经》80:36)

– 经文中提到男性对女性的依恋,而没有提到女性对男性的依恋,是因为女性这种天性倾向较弱。事实上,男性对女性的依恋根植于他们天性的最深处,而女性在这方面则较为薄弱。

真主意欲让人类繁衍后代,并使后代由男女结合而生,因此赋予男性对女性更强烈的倾慕之情。因为孩子的孕育之地是女性。女性在八九个月的孕期中承受的痛苦,会削弱这种倾慕之情。而男性除了结合之外,对孩子的孕育没有任何贡献,因此这种情感对他来说是完全鲜活的。

(参见伊本·阿舒尔对相关经文的注释)


– 也可以说

《古兰经》中没有提及女性对男性的倾慕,这体现了一种非常委婉的表达方式。因为用情欲的眼光看待异性,在人们看来并非一种高雅的行为。为了避免那些温柔善良的女性受到伤害,为了保护她们细腻的心灵,《古兰经》中没有明确强调她们这方面的倾向。

也就是说,他们受到了优待性歧视。


– 另一方面,

当女性被物化为情欲和交易的工具,为了吸引顾客而打扮她,让她在柜台工作,让她做模特摆放在橱窗里,让她在办公室里毫无节制地与男性并排而坐、眉目传情,从而扼杀了她的母性,践踏了她的女性尊严,简而言之,当她沦为情欲的玩物,她的肉体被公开展览时,对男性来说,这无疑是比任何事情都更严重的祸害。

如果女性坚守自身的生活准则,怀着成为母亲的崇高意义和意识,保护自己免受邪恶男人的色情目光,那么我们就会提醒她记住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以下教诲:


“世界是一切可以利用的生计,但其中最好的生计是贤良的女子。”


[穆斯林圣训集,第64章,(1467);奈萨伊圣训集,婚姻篇,第15章]


经文的含义和解释:



“情欲的诱惑,

(尤其)

人们被诱惑去追求女人、儿子、堆积如山的金银、良种骏马、牲畜和庄稼。这些都是尘世生活的短暂利益。而美好的归宿,是在真主那里。



( آل عمران,3/14)

词典里的情欲

“私欲,以及达到痴迷程度的嗜好”

意思是。 应该根据经文的上下文来解释这节经文:


“对那些过度热爱妇女、儿子、堆积如山的金银、名贵良种马匹、牲畜和庄稼的人,(这些东西)被描绘成一种装饰。”

但这里真正被美化和赋予吸引力的,并不是爱和欲望本身,而是被渴望的事物,也就是经文中提到的那些东西。

经文中,对世人具有吸引力的尘世享乐和恩惠,主要概括为以下六点,每一项都涵盖广泛:

1. 对异性的兴趣,

2. 延续血脉的愿望,

3. 拥有资本的愿望,

4. 支配他人,赢得赞赏

(拥有地位、权力和名望)

以及享受美好时光带来的乐趣,

5. 动物性食品和动物源性产品,

6. 植物性食物和植物制品。

基本上,这些是根植于人类本性中的东西,不会因社会、时间和地点而发生太大变化。

瓷器 (cíqì)

愿望。

(参见伊本·阿舒尔对相关经文的注释)

经文中提到的马匹,指的是

“el-hayl”

被提及为该词的形容词

“el-müsevveme”意为“被放牧在牧场上的”。

因为也有“意义”的意思,所以译文

“放养马”

也可能以这种形式出现。一些来自塔比因(先知穆罕默德的同伴)的注释者的观点也如此。

(参见伊本·阿提耶,拉齐)

考虑到风格和表达方式,译文为:

“血统纯正且经过特殊培育的马匹”

正如人们所说,马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速度、炫耀、英勇、竞赛、征服感和欲望满足的重要象征。即使在当今时代,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和先进技术也未能使人们忘记马的这一特性。

(伊本·阿舒尔对相关经文的注释)


致以问候和祈祷……

伊斯兰教问答

最新问题

今日问题